
老子道德经
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全文 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
|
《道德经》的读后感
近年来,本人看了一些佛教理论书籍,和净空法师的《和谐拯救危机》,而起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心愿。之前学习了反映儒家思想的《弟子规》,看了蔡礼旭老师等人讲解的光盘,对《弟子规》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,明白了一些日常行为处事应有的礼(行为规范),知道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活学活用传统文化。
道家的清净无为的思想,以前有听闻,也很向往,因此也曾买了一些书籍自学,但是感觉学得很不到位,自己无法很好地理解,也很难举一反三,在生活中去运用。
这次有幸成为顾老师的学生学习《道德经》,能够有一位智慧的长者引领我们进入《道德经》这个宝库,去探究其中的宝藏,让我非常开心,而且开学前已经有两件事,让我提前感受了开心书院和顾老师的教育了:
1、顾老师这么好的学习班能做到不收学费,敞开大门,欢迎有缘人。一方面说明老师无私地向众生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的境界,同时也说明这真是个好课程,才能让这么多功德主来支持、赞助这个课程。我要牢记书院在录取我的邮件中的这句话:“请珍惜无数功德主提供支持而成就给你的这份学习机缘,请努力学习,学有所成,回报众生的恩惠。”
2、9月18日的第一次讲课,恰逢我中学同学“四十不惑”的大聚会,由于也是难得一聚,所以我本想等同学聚会结束后再去上课,因此向老师请假晚到,但是老师在邮件中给了我这样一句话:“第一次,请准时出席。参加这个班,请严格要求自己。感谢!书院顾瑞荣”短短的几句话,非常有分量,于是我虽有不舍,但还是心甘情愿地提前离开了同学聚会而准时赶来上课。
当然,第一次的听课,就让我感觉的确不虚此行!下面就谈谈对第一次讲课中所讲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的读后感。
第一章中,印象最深的是“故常无欲,以观其妙;常有欲,以观其徼。”觉得这句话和佛教中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有异曲同工之妙。让我感悟到:现实生活中,我们既要超脱点,淡泊名利和物欲,不要把个人利益和享受看得太重,但是也要欣然接受生活中出现的种种,能够敏锐地体验其差别,去感受其中的丰富和美好,不要过分清高,将自己和他人孤立、和世界对立。
这让我想到吃素食的问题。虽然,从健康、环保、培养慈悲心的角度来讲,我们应该多吃素,但是,也不应过分排斥肉食,肉食中的某些营养成分和美味也是人体所需要的,偶尔尝尝也未尝不可,而且完全禁食肉食可能也会影响人际交往,在朋友聚会时显得与他人格格不入。不知这种想法是否正确,请老师指教。
第二章中,“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。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”这句话挺难理解的,老师说:这实际上可以从2个角度去理解,一是,正因为有恶,才显示出了美,正因为有不善,才显示出了善;另外可以理解为:如果天下都认为美是美的,就是恶了。。。。。。我觉得从文句上看,第二种的解释更顺一点,但是如何理解呢?不是善恶都有标准吗?比如法律和道德,不都是善恶的标准吗,为什么大家都认为是美的、善的东西,反而是恶和不善的了呢?那不就是没有是非了吗?不过,我想文革中的疯狂行为,也许可以解释这句话,那时候普天下都认为革命高于一切,什么经济发展、亲情都要让路,结果导致了中国经济的大倒退、几千年传统文化出现了断层,真是非常可悲、可惜!不知我的这种理解是否对,请顾老师开示。
“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;万物作焉而不辞,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功成而弗居。”这是我非常需要学习的。由于本人从事的是律师行业,所以,养成了比较容易对别人说教的习惯,总以为自己的观点是对的,包括学习《弟子规》之后,常常会对家人、朋友说应该这样,不应该那样。这句经典让我知道我们应该效法天地,有博大的胸怀和度量,只对自己提要求,而不要总去对别人指手画脚、干涉别人的言行(除了还未成年的女儿,对其他人,我都是没有权利和资格去“教育”的)。'转自www.chaxunjiao.com //www.chaxunjiao.com/一个人说什么不重要,怎么做才是最重要的,自己真的做好了,家人和朋友自会看在眼里,自会效法。而如果对别人总是“高标准严要求”,这是没用的,虽然自认为出发点是为别人好,但可能作用适得其反,长此以往别人会敬而远之的。要做到“常思己过,莫论人非”,这样,自己才会多一点进步,少一点烦恼。
顾老师在讲课中还说道:我们在亲密关系(夫妻或恋爱关系)中,实际上是很锻炼我们与人相处的能力,因为越是亲密的关系,越容易踩到对方的底线,越容易忽视对方的优点而只看到对方的缺点,我们要学会协调、沟通、包容。所以,我们要把亲密关系看做是一个修道的场所。
这话说得太有智慧了,又洒脱,不执著,但是也很务实。所谓我们要惜缘、随缘,在亲密关系中,应当放下个人的利益得失,放下对对方的控制,既要真诚相处,也要给双方一定的信任和空间,这样才能让这份关系更自在、更美好、更长久吧。
另外,我想请教老师关于读诵经文的事情。开始几天,我完整地读《道德经》,但是有些章节和内容不知所云,而且篇幅很长,读得没有感觉,之后,我就每天读第一章和第二章,读2、3遍,因为这是学过的内容,读起来比较有体会,也能加深理解,不知这样的读.
道家的清净无为的思想,以前有听闻,也很向往,因此也曾买了一些书籍自学,但是感觉学得很不到位,自己无法很好地理解,也很难举一反三,在生活中去运用。
这次有幸成为顾老师的学生学习《道德经》,能够有一位智慧的长者引领我们进入《道德经》这个宝库,去探究其中的宝藏,让我非常开心,而且开学前已经有两件事,让我提前感受了开心书院和顾老师的教育了:
1、顾老师这么好的学习班能做到不收学费,敞开大门,欢迎有缘人。一方面说明老师无私地向众生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的境界,同时也说明这真是个好课程,才能让这么多功德主来支持、赞助这个课程。我要牢记书院在录取我的邮件中的这句话:“请珍惜无数功德主提供支持而成就给你的这份学习机缘,请努力学习,学有所成,回报众生的恩惠。”
2、9月18日的第一次讲课,恰逢我中学同学“四十不惑”的大聚会,由于也是难得一聚,所以我本想等同学聚会结束后再去上课,因此向老师请假晚到,但是老师在邮件中给了我这样一句话:“第一次,请准时出席。参加这个班,请严格要求自己。感谢!书院顾瑞荣”短短的几句话,非常有分量,于是我虽有不舍,但还是心甘情愿地提前离开了同学聚会而准时赶来上课。
当然,第一次的听课,就让我感觉的确不虚此行!下面就谈谈对第一次讲课中所讲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的读后感。
第一章中,印象最深的是“故常无欲,以观其妙;常有欲,以观其徼。”觉得这句话和佛教中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有异曲同工之妙。让我感悟到:现实生活中,我们既要超脱点,淡泊名利和物欲,不要把个人利益和享受看得太重,但是也要欣然接受生活中出现的种种,能够敏锐地体验其差别,去感受其中的丰富和美好,不要过分清高,将自己和他人孤立、和世界对立。
这让我想到吃素食的问题。虽然,从健康、环保、培养慈悲心的角度来讲,我们应该多吃素,但是,也不应过分排斥肉食,肉食中的某些营养成分和美味也是人体所需要的,偶尔尝尝也未尝不可,而且完全禁食肉食可能也会影响人际交往,在朋友聚会时显得与他人格格不入。不知这种想法是否正确,请老师指教。
第二章中,“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。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”这句话挺难理解的,老师说:这实际上可以从2个角度去理解,一是,正因为有恶,才显示出了美,正因为有不善,才显示出了善;另外可以理解为:如果天下都认为美是美的,就是恶了。。。。。。我觉得从文句上看,第二种的解释更顺一点,但是如何理解呢?不是善恶都有标准吗?比如法律和道德,不都是善恶的标准吗,为什么大家都认为是美的、善的东西,反而是恶和不善的了呢?那不就是没有是非了吗?不过,我想文革中的疯狂行为,也许可以解释这句话,那时候普天下都认为革命高于一切,什么经济发展、亲情都要让路,结果导致了中国经济的大倒退、几千年传统文化出现了断层,真是非常可悲、可惜!不知我的这种理解是否对,请顾老师开示。
“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;万物作焉而不辞,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功成而弗居。”这是我非常需要学习的。由于本人从事的是律师行业,所以,养成了比较容易对别人说教的习惯,总以为自己的观点是对的,包括学习《弟子规》之后,常常会对家人、朋友说应该这样,不应该那样。这句经典让我知道我们应该效法天地,有博大的胸怀和度量,只对自己提要求,而不要总去对别人指手画脚、干涉别人的言行(除了还未成年的女儿,对其他人,我都是没有权利和资格去“教育”的)。'转自www.chaxunjiao.com //www.chaxunjiao.com/一个人说什么不重要,怎么做才是最重要的,自己真的做好了,家人和朋友自会看在眼里,自会效法。而如果对别人总是“高标准严要求”,这是没用的,虽然自认为出发点是为别人好,但可能作用适得其反,长此以往别人会敬而远之的。要做到“常思己过,莫论人非”,这样,自己才会多一点进步,少一点烦恼。
顾老师在讲课中还说道:我们在亲密关系(夫妻或恋爱关系)中,实际上是很锻炼我们与人相处的能力,因为越是亲密的关系,越容易踩到对方的底线,越容易忽视对方的优点而只看到对方的缺点,我们要学会协调、沟通、包容。所以,我们要把亲密关系看做是一个修道的场所。
这话说得太有智慧了,又洒脱,不执著,但是也很务实。所谓我们要惜缘、随缘,在亲密关系中,应当放下个人的利益得失,放下对对方的控制,既要真诚相处,也要给双方一定的信任和空间,这样才能让这份关系更自在、更美好、更长久吧。
另外,我想请教老师关于读诵经文的事情。开始几天,我完整地读《道德经》,但是有些章节和内容不知所云,而且篇幅很长,读得没有感觉,之后,我就每天读第一章和第二章,读2、3遍,因为这是学过的内容,读起来比较有体会,也能加深理解,不知这样的读.
随机精选的道德经读后感: 道德经读后感6000字, 《道德经》读后感 , 老子《道德经》读后感, 读《道德经》读后感 , 我对《道德经》的读后感 , 论道笑看人生--论道笑看人生 , 《道德经》的读后感 , 字数不多《道德经》的读后感 , 《道德经》读后感1000字 , 道德经读后感3000字 , 老子《道德经》读后感1500字 , 道德经读后感1000字 , 《道德经》观后感500字 , 《道德经》读后感800字, 《道德经》读后感800字2, 《道德经》读后感800字3, 《道德经》读后感500字 ,
道德经全文及译文(点击下面章节快速进入查看)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万能查询网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

1、长按上方二维码,保存至手机相册;
2、进微信扫一扫,从相册中选择识别二维码。